(资料图片)
工人日报-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张曼舒
近日,随着清明节气的到来,市民祭扫高峰如期而至,为了让市民拥有平安、便利的清明祭扫环境,武汉民政部门倡导市民在公墓、陵园内配合工作人员引导,不燃放烟花爆竹,不焚烧纸钱,杜绝火灾隐患,通过共同努力,实现祭扫活动的平安有序。
武汉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武汉各大陵园一直倡导鲜花祭扫、丝带祭扫等绿色祭扫方式。对于自行携带冥币的祭扫人员,陵园工作人员会进行劝阻,并采用“鲜花换纸钱”的方式提倡绿色祭扫。该负责人表示,陵园墓区树木丛生,燃烧冥币存在很大安全隐患,也会造成环境污染,因此陵园提倡采用鲜花、丝带寄托哀思。
同时,按照武汉民政部门的安排,各大陵园都倡导采取错峰措施,尽可能避开祭扫高峰时段,在现场祭扫基础上,还有陵园开通了代客祭扫服务,有需要的祭扫者可通过电话咨询或者查看公墓网站、微信公众号等查询相关信息,合理选择祭扫时间和方式。
武汉民政部门介绍,近年来,武汉民政部门通过倡导绿色文明低碳祭扫,家庭追思、鲜花祭扫、丝带祭扫等已逐渐成为市民祭扫的新风尚。武汉市民都可通过家庭追思会遥寄哀思,也可以选择植树绿化、经典诵读、放飞纸鸢等方式缅怀逝者、缅怀先人,共同推动文明祭扫新风。
同时,武汉市长乐园、石门峰、扁担山、孝恩园、玉笋山等陵园都已推出了花葬、树葬、草坪葬等节地生态安葬形式。武汉各大陵园每年针对生态安葬采取了免费集中进行,陵园清洁员平常会对生态葬区域的草坪、花坛、树木进行打扫、修剪,具体情况可关注各大陵园微信公众号或拨打陵园电话咨询。
武汉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自武汉市从1997年开始推行环保葬以来,每年生态葬的数量逐年递增,绿色生态殡葬方式开始被更多人接受。据统计,目前,武汉选择生态葬的逝者数量已超过4万。